您好!欢迎进入成都市永诚杰钢制品有限公司网站!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成都市永诚杰彩钢制品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彩钢板、手工板、夹心板生产安装
定制咨询热线:
13880025758
13558641222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中国钢企走出去如何走?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 2019-11-28    作者: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成都净化彩钢板

永诚杰小编浅析中国钢企走出去如何走?

世界钢铁工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产业,很多钢铁企业以资源的全球利用为基础,以扩大市场份额为目标,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建立了覆盖全球五大洲的贸易网络,在本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全球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源和原材料全球配置。铁矿石、焦炭、废钢、锰矿、铬矿等钢铁主要原料和辅料均形成了大规模的国际交易市场,且贸易量不断增加。从铁矿石供应看,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三家企业具有相对垄断地位,三家企业的铁矿石贸易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70%,主要需求方为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德国。一些钢铁企业积极调整和优化全球布局,收购国外矿山资源和钢铁企业,打造整合全球资源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过去日本钢铁行业主要以与海外矿山持有者签订10年以上的长期供应合同为主,近年来开始向增加权益矿的方向发展。日本政府通过低利息长期融资等措施,鼓励民间企业投资海外矿山。

二是国际钢材市场的交易规模日益扩大。比如,日本钢铁业凭借较低价格、较高质量、多样化品种等优势积极扩大钢铁产品出口。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日本长期保持世界最大钢铁出口国的地位,年出口钢材量占世界钢铁贸易总量的20%~30%。日本钢铁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日本钢铁出口总量为4124.0万吨,同比降5.0%,连续两年突破4000万吨;出口额按日元计为39680亿日元,同比增0.7%;按美元计为496.16亿美元,同比增10.6%。

三是钢铁企业大力实施全球布局和国际化发展战略。世界主流钢铁企业积极由传统的钢铁制造商向系统服务型企业转型,构建以钢铁产业为重心、多元产业共同发展的企业集团,并围绕钢铁产业价值链,在资源、深加工、工程设备和工程建设等领域拓展国际化发展空间。德国蒂森克虏伯是典型的多元化经营驱动的国际化企业,在钢铁制造业以外,形成了技术、服务、电梯及汽车零部件等多个业务群,国际多元化经营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带动了蒂森克虏伯钢铁产业的国际化。在加强新技术应用和研发的同时,日本新日铁和JFE借助设备输出、技术输出、对外直接投资、合作和联盟等方式向海外扩张。韩国浦项钢铁提出了“全球化”发展的口号,并积极实施。浦项在海外投资建设的钢材服务中心、冷轧厂和镀锌板生产厂取得了成功,在海外建设炼铁和炼钢产能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来,浦项钢铁的境外销售收入已占总收入的近30%。

四是全球钢铁产业的跨国并购和投资保持活跃。全球钢铁产业经过多轮大型并购重组,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形成了新的市场竞争格局,跨国钢铁企业集团对全球钢铁产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米塔尔先后在墨西哥、加拿大、美国以及东欧国家展开一系列收购,通过重组整合以及发挥协同效应、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使被收购企业扭亏为盈,建立起了高效的商业模式,在钢铁业内被称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公司。2006年,米塔尔收购了全球排名第二的安赛乐公司。此轮并购重组后,安赛乐米塔尔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钢铁集团,2007年占全球市场份额的9%。2012年5月,日本新日铁宣布与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合并,将于2012年10月完成全部合并程序。合并后的“新日铁住金”钢铁产量约为4540万吨,排名全球第四位。此外,日本钢铁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日本本土以外投资建厂,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力度,在巴西以及东南亚地区建设新高炉。

五是钢铁企业积极构建战略联盟。进入新世纪以来,钢铁产业链全球布局趋势日益明显,建立纵向或横向战略联盟已成为一流钢铁企业重要的竞争手段。以新日铁为例,为了提高收益、增加灵活性并防止恶意收购,公司通过相互持股、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业务整合、技术合作等,与本国的住友金属工业公司、神户制钢所及国外的韩国浦项、中国宝钢等企业建立了各种战略联盟,并与高炉、电炉制造商及其它利益相关方进行各种层次和内容的合作,包括环境、资源再生利用,以及资本市场变化、收购建议等。

中国钢铁企业亟须走出去

“十一五”时期,我国钢铁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品种质量明显改善,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我国钢铁企业国际化水平低,在全球资源、产品市场缺乏话语权,发展模式粗放,新产品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只有约30%的产品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要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必须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与国际钢铁企业积极开展资源、技术、市场、生产基地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对上游资源的控制,增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铁矿石进口缺乏定价话语权

我国铁矿石资源明显不足,且铁矿石禀赋普遍较差,贫矿多、富矿少,富铁矿石仅占2.8%,开采成本较高,每年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进口铁矿石平均品位较为稳定,其中印度矿品位稍低,为53%至63.5%;澳矿品位居中,为58%至63%;巴西矿品位最高,为65%至67%。国产铁矿石品位较低,2006年之前国产矿平均品位约30%,2006年以来由于铁矿石价格高涨,国产铁矿石产量迅速增加,但平均品位明显下降,2009年国产矿平均品位降至25%,2011年进一步下降到22%左右,国内矿采选成本大幅增加。

近年来,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不断增加。201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86亿吨,同比增长10.9%,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已超过 60%,进口额高达1124亿美元,在进口的所有大宗产品中仅次于原油。虽然我国是铁矿石进口大国,但一直无法改变“多对三”的铁矿石供需市场谈判格局,没有定价话语权,仅仅是国际铁矿石价格的接受者。为了应对铁矿石涨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五矿商会等做了种种努力,比如规范铁矿石进口秩序、实行进口资质、推行代理制等,这些做法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难以从本质上解决中国钢铁企业依赖于三大矿的格局,无法让进口铁矿石价格回归到合理的区间。2010年,持续沿用30多年的长期协议定价机制开始瓦解,2010年3月30日和4月1日,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分别与客户达成短期合约,现货市场价格成为主要参照标准,年度定价改为季度定价。2011年年初,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商必和必拓公司又宣布,对大部分铁矿石出口实行月度定价机制,未来铁矿石交易的定价趋势是现价化。这种局面挤压了我国钢铁行业的盈利空间,加大了资源保障难度。201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达到163.84美元/吨,同比增长28.13%。

2011年下半年,受矿价高企、钢铁需求回落、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进入调整期,包括一些央企在内的钢铁企业出现了大面积经营亏损,钢铁企业降本增效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经营风险大幅增加。但与此同时,国际三大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的利润都创下历史新高。淡水河谷公司的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公司营业颧达603.89亿美元,净利润228.85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32.6%,一个企业的利润超过中国钢铁业的利润总额。2012年,铁矿石等原料价格高启将继续挤压我国钢铁行业的利润空间。可以说,当前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是进口铁矿石价格过高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继续坚持“走出去”战略,鼓励和引导国内企业到国外开矿,实现上游供应链的全球配置,不断加强对海外资源的掌控,建立更为广阔的资源供应渠道,降低对三大矿的依赖程度,提高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定价中的话语权。

还有更多关于成都手工板的信息请持续关注永诚杰官网信息更新。

成都手工板